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游泳手錶GARMIN SWIM

這隻手錶是在2014年夏天買的,其實之前在網上己經看過不少它的評測,也很有興趣試一試。在用轉用這支手錶之前,我是用百多元一隻的防水電子錶計時的,其實也還可以。

剛巧那時碰到有店在做八折特價,在考慮了半小時後,最後還是決定買回來試一試。一試之下,發現實在太好用了!!一直用了大半年,游泳的時間及耐力都因為它而得到提高,但一直沒有介紹的原因是怕它一如網上有些用家評價︰很易壞、測量距離及塘數不準確,所以想不如多試一下才寫評論。結果便一直拖到現在。

先介紹一下這隻錶的功能︰它最大賣點是每游完一個塘,轉身時會自動記錄你己游完一個塘,不用每次手動按或靠自己記,而每個塘的時間亦會自動記低。也會記下你游該段距離總共的划手次數。

另外它亦設有 drill mode,意思即是按下後計時,但不計距離,讓你做完一段分解後,手動輸入距離,這個對於我這些愛練分解的人來說,是很實用的功能。因為分解的動作,手錶內置的測量器是很難分辨到它是不是轉塘,用手動輸入才能保持準確。

另外它還可以和電腦連線,附件有一粒usb stick,把它裝在家裡的電腦上(不支援win xp或以下的系統)再安裝好Garmin Express 軟件,那麼每次開機時,手錶內記載的數據,就會自動傳上Garmin的伺服器上(首次設定會要求你開一個使用者戶口),然後它會有很詳細的分析,並將每次游泳的數據,造成圖表,讓你看到自己有沒有在進步(很大的驅動力!)

這個是用戶介面,買一隻價值1千元的錶,送這個系統,算是很實惠。 
這個Average speed 頁面,是我買愛翻的頁面!可以看到游泳速度每個月都有提升,很高興!!

介紹一下我是怎樣用這支手錶的︰先講一講我的游泳習慣——每天大約都差不多是這樣︰1). 200米熱身、2). Drill Set: 400-800米扶板踢腿、50-100米休息、200-400 夾板划手,3). Main Set 500-1000米,4). 200 Cool down
以往用電子錶,通常只記到游了多少趟,及總共游了多久,但每趟的具體時間就不太掌握。

改了用這支手錶後,熱身及Drill Set我會啟用手錶的Drill mode,開始游時按start,游完200米熱身按停,便會記低這200米我游了多久;後再按start鍵,開始踢腿,例如50x2, 100x2, 200x1 ,每踢完一個interval便按停,就會記錄了幾個不同距離的kick set的所需時間。這樣便可以看到並比較自己的踢腿時間。

到了游main set時,假設我游的是 50x5@1’00” + 100x5@2’00” ,便會用手錶的interval swim 功能,在游第一個50interval時按開始,游完馬上按停,假設我55秒游完50米,休息至1’00,出發游第2個的時候再按開始,便可以很準確地計算到我每個interval的時間,而由於它有自動計塘數功能,在游100米轉Turn時,是不需要按任何鍵,它會自動計到我已經游完50米,在連續游25米池時,同樣不需要在中途按鍵,亦可以記錄到我每個100米游的時間。

由於對於自己每個interval 的時間有較多數據,所以會很清楚自己的時間,也會知道不同effort scale底下的時間如何,在游長途時就會更識留力。這是自已游也能一直進步的其中一個原因。

至於網上不少人說它測趟數不準,在我身上甚少發生,一般發生的話,都是由於在游一個塘的中途,遇到突然的停頓(撞到人或有人撞埋來)改變泳式(避人),就會出現數多了一個塘的情況。這時,唯有按停,再重新開始過了。多數了的塘,是無法刪除的,要是執著的話,可以按暫停,然後游回數多了的塘。

至於它另一個賣點,自動偵測泳式功能,雖然在我身上的準確率極高,但其實不太實用,難道我不知道自己游的,是什麼式嗎?實在沒有需要用它來「偵測」哦。

不過我頗欣賞它設計的心思,特別是放在手錶時間下方的「本週已游距離」,每次見到真的會提醒自己要趕快抽時間去游泳。在我來說,如果到了星期四,還游不到8k的話,每次看錶,也會感到焦慮。。。。
總括來說,它是一隻給操水人士使用的手錶,尤其適合常常要練interval swimming的人士。

我想,它不太適合那些下水只是做健體操、或者只是連續不間斷地游某個距離/時間的人士。

加上它是沒有測心跳功能,所以想靠計算心跳率減肥的人來說,也不是太適合的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