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崇拜理性

我們崇拜理性的同時,會不會忘了一些同樣重要的東西?


正在讀 Alain de Botton的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的中譯本〈哲學的慰藉),讀到這段,深感認同,節錄如下︰

「即使是農場上最卑賤的動物,也比古代最睿智的賢者更能保持冷靜的超然態度。有一次希臘哲學家皮羅(Pyrrho)在搭船旅行途中遇到暴風雨,他周遭的所有乘客開始驚慌失措,深恐巨浪會打碎脆弱的船身。然而,有位乘客卻處變不驚,安靜地坐在角落,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牠是一頭豬︰

我們敢下結論說理性(我們推崇它並藉此自命為萬物之靈)的好處就是為了讓我們飽受折磨嗎?如果知識本身會讓我們失去只有無知才能享有的冷靜和沉著,讓我們的處境變得比皮羅的豬還不如,知識有什麼用呢?

心靈是否賦予我們任何值得慶幸的東西,這一點是值得懷疑的︰

我們的天性包含了善變、猶豫、懷疑、痛苦、迷信、憂慮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甚至連死後的事都要擔心)、野心、貪婪、嫉妒、任性、瘋狂且無法控制的胃口、戰爭、謊言、不忠、誹謗、好奇。我們為公正、推理的理性與我們的判斷力、理解力感到驕傲,但是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果可以選擇,蒙田最後可能還是不會選擇山羊的生活,不過這只是猜測。西塞羅向我們展示了理性的善意圖像,十六個世紀之後,蒙田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知道自己說過或做過什麼蠢事實在沒什麼大不了,我們還必須學習更廣泛、更重要的一課︰我們不過是個蠢蛋。

像西塞羅這種哲學家裡的超級大蠢蛋可能想都沒想過他們正是蠢蛋一個,這種對理性的錯誤信賴正是愚昧的泉源——同時也是缺陷的間接來源。

……

我們的生命一半是瘋狂,一半是智慧;任何人若只是帶著敬意描寫它,便會照規定將一半以上的生命略去不談。」

人(與及人性)是很複雜的東西,沒有純綷的、不帶雜質的善或者惡。當我們讚美人的某項特質時,似乎正在把它絕對化,巨大化,以致當我們發現另一種不相容的特質出現時,我們幾乎無法接受,並且飽受沖擊。「想不到他竟然會這樣!!」

但更大的問題還是在我們如何看自己。

我們總把自己想像成理性思考的人/生物,漠視和否認自己的非理性(或瘋狂),但欲蓋彌彰,這些瘋狂和不理性反而愈是困擾著自己,無法渲泄下,說不定就戴著「理性」的面具,在我們言行間不經意地透露出來。

自己不察覺,但看在別人眼裡,你明顯是不對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